康复资讯

气温骤降,股骨头坏死患者要当心!


冬季是股骨头坏死患病高发的季节之一,随着天气越来越冷,冬季似乎在一夜之间就会到来。在这样一个天气急剧变化的时节,股骨头坏死病人的确面临着极大的考验,这是因为寒冷的天气常常能够加重股骨头坏死的症状。而且这时候人们爱喝酒、而且是大量饮酒,爱喝酒人是股骨头坏死的高发人群,在门诊中占有很大比例,喝酒越多,酒龄越长,患上股骨头坏死的几率就会越大。所以上述内容是股骨头坏死患者最应注意的,那么,为什么寒冷会加重股骨头坏死呢?

原因一、寒冷主要是通过双臀部及腿部的血管收缩,使髋部的瘀血、缺血、水肿等血液循环方面改变,从而使病人的症状加重。所以不要在寒冷的地方、风口等处久坐或睡眠;平时应多穿衣裤,注意患髋部位的保暖,适当地活动患髋增加血液循环。尤其冬季更要注意,睡觉时可考虑用电褥子,随天气的变化而合理更衣。其实即使夏季,室内安装了空调或电扇,也要时刻注意,一旦空调温度过低、温差太大或凉风直接吹患部,也应远离这些避暑设施。

  原因二、潮湿寒冷的天气可造成臀部、腿部等处的皮肤代谢功能失调(特别是排汗功能),致使局部组织血流缓慢而引起微血管、瘀血、渗出增加,使患者的症状加重。因此,在潮湿条件下,患者除适当活动外,要勤晾被褥,保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干燥,以避免症状加重。冬季节气压较低,雪天气湿度加大,患者易感到髋痛加重,腿部活动更加不便,应时刻注意。

 

警惕股骨头坏死的三大并发症!

股骨头坏死多发人群是35-55岁的中老年人,外伤、饮酒、激素等高危因素、慢性累计性劳损是引发股骨头坏死的原因。股骨头坏死还可能引发三大并发症。

一、疼痛 :早期经常没有任何临床症状,X线片难以发现;通常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髋部或膝部疼痛、钝痛或酸胀不适等,疼痛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。早期疼痛多不严重,活动后加重,休息后减轻,外伤后突然加重;经过口服药物和休息后可暂时缓解,但往往反复发作;疼痛的发作和病程发展往往不均衡、不对称;

二、关节僵硬伴随活动受限:早期髋关节活动正常或轻微丧失,表现为某一方向障碍(特别是内旋),并伴有疼痛;随着病情发展活动范围逐渐缩小,患髋屈曲、内收畸形外展、内旋活动受限,晚期髋关节活动受限加重,甚至出现髋关节僵直;

三、陂行:多由于下肢肌肉、骨关节的疼痛或肢体缩短引起;早期为间歇性陂行,行走行动时加重,休息后好转;晚期患者由于股骨头塌陷、骨关节炎及髋关节半脱位可又持续性陂行,并伴有疼痛。

 

股骨头坏死预防有讲究!

1、 一定要加强髋部的自我保护意识。

2、 走路时要注意脚下,小心摔跤,特别在冬季冰雪地行走时要注意防滑摔倒。

3 在扛、背重物时,要避免髋部扭伤,尽量不要干过重的活。

4 髋部受伤后应及时治疗,避免反复损伤髋关节。

5、应改掉长期酗酒的不良习惯或戒酒,须应用激素时,要掌握短期适量的原则,并配合维生素D、钙剂等,切勿不听医嘱自作主张,滥用激素类药物。

6、饮食上应做到:不吃辣椒,不过量饮酒,不吃激素类药物,注意增加钙的摄人量,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,多晒太阳,防止负重,经常活